员工培训即烧钱又无效 企业号怎么让员工迷上考试?
【萤火案例】栏目,定期推出传统企业通过微信工具进行转型的成功案例。
萤火采访通道,如果你是基于微信生态的第三方服务商、创业者、投资人,或是借助微信平台实现转型的传统企业,有最新的动态、最吸睛的干货需要报道,请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提交采访信息;或发送邮件至:yinghooreport@yinghoo.cn,我们将第一时间跟进。
一部电影中有这样一段对话:21世纪什么最贵?当然是“人才”。事实上,不管再过几个世纪,人才的重要性只会越来越高。
培训,是公司培养优秀员工最直接有效的途径。传统的公司培训形式,分为线下与线上。在互联网普及之前,固定场所、老师、人员构成培训三要素。互联网意识深入个人后,才兴起了线上培训,但也仅限于视频、公开课等形式。
农业银行(以下简称农行)在全国各地共有40万员工,频繁组织线下培训几乎不可能,基于这些问题,农行曾在PC端开发了适合自身特点的OA系统来解决员工培训。这套系统也的确降低了培训成本,让一些机密、核心、传送度没有那么高的资料,在OA上得以执行。
但问题是,PC端限制了员工的空间自由度,无法随时随地在线。员工为了培训而培训,即来即走,平台互动性较差。
农行想到了用微信来解决这个难题。
一开始,农行想在服务号或订阅号里,做一个全国性电子银行系统,把所有培训课件都放在系统中,再把员工引流上来,利用微信的强社交属性,在系统上建立学习平台。运用订阅号和服务号的推送功能,让所有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开始内部学习。除此,员工还可以通过关键词索取资料,遇到问题也可以用服务号的模版消息互动。
但是,服务号和订阅号每天发布的信息量有限,互动性也存在时差,无法满足学习平台随时随地互动交流的基本标准;再加上没有激励体制,员工学习培训的主
动性较差。
企业号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一燃眉之急:农行先将40万员工导入企业号,在企业号中单独开发了员工培训应用“e动课堂”。
培训负责人只需在企业号上发布相关课件,员工就可以根据个人需要,从头或选择性自主学习。
由于e动课堂是页面形式显示,所有的培训课件都可以放在平台上,不存在内容推送限制,员工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性学习。最新培训内容会放在最显眼的位置,方便引导员工点击。
农行还在企业号中建立了培训群组,管理员将就内容的重要程度,在群中通知员工参与培训。学习结束后,员工还可以在群中交流讨论。
课件类型除了文字、图表外,还设计了视频、音频等形式,满足不同员工的喜好。更重要的是,课件内容、员工选择内容、互动情况、评测结果,都可以形成后台的大数据,人力资源部可以根据这些数据,调整培训和考试的内容、方向与形式。
有了互动和活跃度,接下来的任务,是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对知识的渴求。
农行在e动课堂中又增加了积分制度。员工在企业号上完成培训内容后,会有考试题弹出,员工答完题后,系统会给出考试分数。
分数排名会用专门的页面展示,这一个简单的“竞争排名”设计,刺激员工追求好成绩和好排名。
而总行则以区域分行为单位,统计考试分数,并进行分行之间的比赛和排名,优秀的分行会获得激励,提升了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。
除此,企业号还还能根据员工培训停留时间、考试成绩给每位员工发放不同额度的积分。
这时,农行企业号中的一个叫“e懂乐享”商城的应用就发挥作用了。商城页面类似淘宝、京东等电商平台,里面有许多生活必须商品,这些商品是农行采购而来,员工不但可以以低价格购买,未来还可用培训考试积分换取商品。
积分制度大大地提高了员工培训的积极性,对员工来说,积分制度无疑在形成内部竞争的同时,加强了内部的连接,未来还可延伸到电商业务。有利于农行对其庞大的员工群体进行内部管理和新业务的探索。
在如何搭建员工培训平台的问题上,微信企业号无疑是各家公司很好的选择:
既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的灵活性和强沟通、强粘性的优势,增加培训互动性;还能承载一定容量的信息,后期还可以连接企业微信支付渠道,产生交易关系。
更重要的是,企业号还能对员工培训考核的数据进行收集、分类和分析,并形成内部人才数据报告。
萤火案例丨4000名经销商会员、6000名工程师,亿家净水只用5名员工通过企业号管理!
萤火案例丨人人都谈IT轻资产,怎么让一个企业号分解成无数个“私人助理”?